挂号系统看到了杜工的名字,才发现他有好长时间没有来复查眼睛了。
杜工是一家大型国企的工程师,50多岁,姓杜,我们称他杜工,人长得虽高高大大,和人说话时却总是很温和很礼貌,一举一动透露着知识分子的修养。他是四年前第一次来我的诊室,因为发现视力下降,去眼镜店换眼镜时发现戴镜视力提不高,近视眼镜已经戴到1200度了。通过眼底的检查确诊为“双眼高度近视黄斑变性”,现在矫正视力只有0.1。
“这是高度近视比较严重的并发症,在视网膜的黄斑区(人眼看东西最关键的部位)会出现渗出、出血、萎缩,导致视力严重损害。”为了让他能理解病情,我当时指着他的黄斑OCT图像解释。“目前的治疗和控制方法只有眼内注射一种特殊的抗VEGF药物。”
“我信医生的。”他很礼貌地对我说,没有任何的疑问。
“但是这种病变是会随着时间进展的,注药术只能是控制和缓解病情发展,视力的好坏取决于病变已经破坏的程度”
“我明白”他点点头。
即使如此,在眼内注药术签同意书前,我还是详细地给他解释了相关的可能性。他拿起同意书并没有像其他近视患者那样凑那么近,自己直接签了字。
随后,他的双眼按照疗程一年内进行了6次的注药治疗,戴镜视力维持在0.15,感觉他很满意。每次在手术台上我都会刻意的和他聊点什么,他也在每次手术结束后都礼貌的和大家说谢谢。
他的话还是不多,好像总是怕给我添麻烦,有时来复查看到病人多,他都会直接去我的医助那里先进行OCT的检查,拿到结果后再找我看。逐渐的他自己也似乎会看OCT的图像了,看见两次的对比图像没有变化时,表现得很是欣慰。
第二年第三年,他的视力有些下降,注药还在进行中。遇到诊室没有其他患者时,他也会多聊几句,知道他因为视力的原因已经换了岗位,用他的话说“现在是个闲差”。每次他都是自己来,说是自己可以的不需要家人陪着。
我平日里这样的患者很多,好多人都会询问我“我会不会瞎了”这样的问题,我当然是要给他们希望的,即使高度近视黄斑病变致盲率很高。杜工对他的病总是感觉不急不躁,但有两次复查他主动提出想注药,我看着他的检查结果认为病情稳定,注药的意义不大,他也没有坚持。但是他的视力不如以前了。
诊室的助理小姑娘曾感叹:杜工大叔人真好,要是没有高度近视就完美了。回头又问我:我要是遇上这样各方面条件都好,就是有高度近视的(小伙),您说我是找呀不找?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,反问一句“你说呢”,小姑娘噘着嘴摇摇头。
杜工这次来是儿子陪着,英俊的小伙子,以前见过一次。我问“孩子春节放假还没有走?”我印象中他儿子好像在外地工作。杜工告诉我把孩子工作调回来了,因为他的眼睛,“不能照顾自己了”。视力检查双眼戴镜视力0.05,他描述“我现在看不清你的脸了”。做了检查,眼底黄斑区萎缩明显,没有活动性的病灶,他这次坚持注药。我没有拒绝。
虽然注药术后视力没有提升,眼底病变没法好转,但我希望他能有主观意愿上的视觉改善来安慰安慰。
杜工还会不断地复查,他的视力还会不断地下降,我还会不断地给他一些希望。
这也是医生和患者的心照不宣。
科普超链接:
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在-6.00D及以上的近视。
高度近视黄斑病变高度近视常见的并发症,是严重影响视力的一类疾病,没有特效的方法能够治疗这种病变。主要的病理变化包括黄斑出血、水肿、黄斑新生血管形成、后巩膜葡萄肿。
VEGF是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英文缩写,又叫做血管渗透性因子。这种因子在多种眼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主要的作用,发病时,眼内VEGF浓度增加,产生不健康的新生血管,继而出现大量出血、纤维增殖、牵拉性视网膜脱离、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,同时也引起明显的血管渗漏,导致组织持续严重水肿。抗VEGF药物眼内注射可以抵抗或减少VEGF在眼内的浓度,可以抑制疾病的进展,起到相应的保护视功能的作用。